行業動態
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標準GB 4943.1-2022解析
2022年7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第1部分:安全要求》進行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扎實做好基礎和重點領域標準研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日批準發布了GB 4943.1-2022《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第1部分: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下面, 我就標準相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本標準的前身是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分別是《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安全要求》,這兩項標準一直被強制性產品認證(CCC)作為檢測依據。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原有兩項標準在使用中也面臨新問題。一方面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等電子產品在功能上出現高度融合,往往同時具備音視頻和信息通信功能,分兩項標準評估安全性對其生產制造、檢測認證、市場監管等方面工作造成困難;另一方面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根據技術發展趨勢已將音視頻產品安全和信息技術產品安全兩項國際標準合并,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開展新版國際標準的轉化工作,并將其作為檢測認證和市場準入的依據。我國如果不盡快整合修訂,實現國際接軌,將對我國電子產品的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組織開展了標準的整合修訂工作,制定發布了新版GB 4943.1強制性國家標準。
標準的本次修訂主要有兩方面突出改進:一方面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新版標準整合了原有的GB 4943.1-201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 8898-2011《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涵蓋了音頻、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的所有產品,順應了當前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技術上優化升級,新版標準運用安全工程理念,提出能量分級,全面考慮了各類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電擊、著火、過熱、聲光輻射等六個方面的危險來源,并提出相應的防護要求與試驗方法,助力電子產品安全防護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
新版標準的發布實施有三個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于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實施標準:之前兩項標準適用范圍各有不同,導致諸多企業生產設計電子產品選用標準存在困惑。新版國標合并后,解決了以往適用標準界定難的問題,實現了產品生產、檢測、抽查一把尺子”,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市場運行效率。
二是有利于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新版國標對原有兩項標準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深入梳理、補充和提升,對當前產品如無線充電、藍牙耳機等新技術帶來的新隱患,按照對危險源分級分類的理念提出具體的安全要求和測試方法,從防電擊、防著火、防過熱、防聲光輻射等多方面保護人身財產安全。
三是有利于促進我國電子產品出口貿易:新版標準修改采用了國際標準IEC 62368-1,要技術內容與國際保持一致。 企業按照新版國家標準生產電子產品就能符合國際安全評估體系要求,消除了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助力我國電子產品“走出去”。
新版國標已于2022年7月19日發布,并將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一是做好標準宣貫解讀工作。制作簡單明了、通俗易董的宣傳材料,通過電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標準進行宣傳解讀,引導消費者重視電子產品安全。編寫培訓教材,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培訓活動,確保企業、檢測機構等各方準確理解標準要求。二 是做好生產和流通領域監督抽查工作。新版國標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需要強制執行,標準正式實施之后,市場監管總局將依據新版國標對生產和流通領域的電子產品開展監督抽查工作,對于不符合新版國標要求的產品依法處罰,確保電子產品符合新版標準要求,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做好配套的認證換版工作。
標準發布到實施設置了12個月過渡期,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跟蹤新版國標的實施情況,指導電子產"品CCC指定認證機構和實驗室按照新版標準要求加強認證檢測能力建設,實現平穩過渡。四是持續完善標準體系。關注標準實施應用實際效果,跟蹤國際國內技術發展動態,研究標準改進完善方向。盡快推動配套標準制定發布,建立健全標準體系,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規范性作用,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標準的主要內容:
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的適用對象是“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商務和辦公領域內電子設備的安全要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音響、電視機、計算機、打印機、手機以及配套的充電器等都屬于該標準的范圍。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將危險源進行了分類,并運用安全 工程原理對不同危險源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這使得標準結構更為合理、內容更加清晰、使用更加便利。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分為10章、28個附錄, 共計20余萬字(二十萬零七千字), 非常全面、詳細地規定了電子產品應滿足的安全要求,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電子產品的安全問題,都可以在該標準中找到對應的技術要求。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考慮了電引起的傷害、電引起的著火、有害物質引起的傷害、機械弓|起的傷害、熱灼傷、聲光輻射6類危險源,并針對這6類危險源提出了對應的安全要求和測試方法。
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充分考慮了與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帶來的新的安全風險和隱患。例如: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廣泛的無線充電功能帶來的安全問題。消費者可能會將鑰匙、硬幣等金屬物品放置于無線充電器上,無線充電器通過能量傳輸可能會讓金屬物品產生高溫并帶來的灼傷、著火等危險。對于此,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明確要求無線充電器需要具備識別金屬異物的功能,并及時停止對異物進行能量傳輸。
例如,隨著電子設備多媒體功能的普及,具有個人音樂播放器功能的手機、頭戴式耳機、藍牙耳機等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如果在佩戴耳機時,耳機音過大或收聽時間過長,將會對人的聽覺帶來傷害。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從耳機聲壓級限值等方面提出了安全要求,保障了消費者的聽力健康。例如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累計超過規定限值時,電子產品應該給出警告并要求使用者確認,在不確認的情況下則自動降低到安全音量。
再比如,越來越多的便攜式電子產品采用了可充電電池供電,由此帶來了過熱灼傷、漏液、爆炸等安全隱患,危及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對電池安全問題進行了重點考慮,規定電池的過充電保護、溫度保護、外殼防火、跌落防護等安全要求,并充分考慮了因鑰匙、項鏈等金屬物體短接電池而造成短路,以及由上述問題引發的漏液、燃燒、爆炸等安全問題。
二、新舊版標準的差異:
和現行國家標準相比,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將代替以前的GB 4943.1-201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 8898-2011《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安全要求》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相比于之前的標準,新標準主要有以下差異。
(1)是標準適用范圍不同: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將合并上一版的GB 4943.1-201 1和GB 8898-2011兩個標準的適用范圍,涵蓋了音視頻設備、信息技術設備、通信技術設備三大類設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子產品” 。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更加順應設備不斷融合的發展趨勢,覆蓋三大類設備范圍,給出了統-的安全框架和最小安全基線要求。因此,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能夠更好的符合當前行業發展需要。
(2)是提出了能量源分級和人員分類: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對產品的能量源進行了分級,依據能量源所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劃分為"不疼痛”,但可以感覺到"疼痛”, 不引起傷害”以及“引起傷害”三個等級。例如對電子產品中功率等級(能量源等級)更高、更易因發熱而著火的部位,要求采用防火等級更高的材料進行防護。該標準還根據日常接觸這些產品人員對危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將對應的人員劃分為三個類別,不同類別人員對危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不同,因此對不同人員和不同能量源等級分別采了不同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那些可能對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造成嚴重傷害的部位采用雙重安全防護,而同樣的危險對于專業技術人員只要求采用普通安全防護。新版GB4943國家標準采用的能量源分級、人員分類和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等級的安全防護措施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這樣既能夠保障安全這條底線,又能防止因過度防護而導致的功能降低和成本上升。
三、與國際標準的差異:
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修改采用了國際標準IEC 62368-1:2018第三版,同時基于我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及供電系統等實際情況,在深入調研與試驗驗證的基礎上引入了我國的技術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是基于我國建筑物供配電條件的特殊性:電子產品無法完全依賴建筑設施中的保護裝置提供保護,在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要求采用了更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要求電產品自身需要具有相應的過流保護裝置以及保護地和信號地需要采取隔離措施等。
(2)是基于我國地理條件的特殊性:加入了安全要求的技術差異。例如,國際標準主要是針對海拔2000m以下的地區制定,而我國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海拔在2000m以上,且有大量人口居住。那里空氣更為稀薄,更容易發生電氣擊穿, 進而造成電擊傷害。 為了高海拔地區的人民群眾也能安全使用電子產品,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要求在設計、制造電子產品時,對空氣絕緣進行加嚴要求。
(3)是基于我國氣候條件的特殊性:加入了安全要求的技術差異,考慮到我國有廣大地區是熱帶氣候,該氣候下的高溫高濕會降低材料的絕緣性能,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充分考慮這種熱帶氣候帶來的影響,引入了相應的技術差異,保障了我國熱帶氣候地區消費者使用的電子產品的安全性。
以上從標準主要內容、新舊標準差異、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差異三個方面對標準進行了簡要解讀,總結起來就是:新版GB 4943國家標準充分考慮了電擊、過熱、著火、機械等多種危險源制定了系統全面的防護要求;該標準既參考國際標準考慮了國際通用的安全要求,又依據我國高海拔地區、熱帶氣候條件等具體國情增加了安全防護特殊要求:該標準既是我國電子產品生產銷售的市場準入門檻,又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人生財產安全的最低要求和安全底線。
電子標準院作為全國電子產品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將持續做好標準解釋、答疑工作。同時,電子標準院也將繼續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委)做好標準宣貫、實施工作,為筑牢公共安全標準底線,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助力電子信息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新版標準規定了音視頻設備、信息技術設備以及通信技術設備等戶品的安全要求。標準發布后,將代替現行國家標準GB 4943.1和GB 8898,是有關電子設備類產品質量監管的重要依據。新版標準適用的產品范圍廣,包括電視機、手機、電腦等消費者廣泛使用的產品,這些都是近年來質量監管的重產品。尤其是,新版標準直接涉及安全,這更是質量監管的重中之重。
市場監管總局高衰重視有關電子設備類產品質量的監管工作,近三年持續組織對電視機等25種該類產品開展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累計抽查2491 家企業的3284批次產品,依法對抽查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了處理,并向社會全面公布了抽查結果。電子設備類產品質量安全不僅關乎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反映著該類產品的制造品質和我國的大國形象,更需要我們通過標準引領、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手段促進產業提質升級。
下一步,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加大對生產、流通領域有關電子設備類產品的監管力度,分依靠和發揮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作用,不斷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督促企業從嚴從實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履行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和義務。對于違反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行為,我們將依據《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強制性產品認證認可條例》 等法律法規,依法嚴肅處理,嚴守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