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IP3X與IP3X防護等級試驗的區別
IP3X與IPX3是防護等級(IP代碼)中針對不同防水場景的測試,核心區別如下:
一、測試對象與防水方向
? IP3X
? 對象:防固體侵入(X代表固體防護等級為3級),測試設備外殼阻擋固體異物(如灰塵、工具)侵入的能力。
? 不涉及防水:僅考核固體防護,X表示防水等級未定義(需搭配IPXn單獨測試防水)。
? IPX3
? 對象:防水侵入(X代表固體防護等級未定義),測試設備在噴水環境下的防水能力。
? 不涉及固體防護:僅考核防水,X表示固體防護需單獨測試(如IP3X+IPX3組合為IP33)。
二、測試方法與標準
IP3X(固體防護3級)
? 測試條件:
? 用直徑2.5mm的固體異物(如金屬線、工具尖端)從任意方向插入設備外殼,插入力不超過3N。
? 判定標準:異物不得接觸設備內部帶電或危險部件。
IPX3(防水防護3級)
? 測試條件:
? 用噴嘴從任意方向噴水(水流與垂直方向成60°角范圍內),水量80L/h,噴嘴距離設備2.5~3m,持續噴水10分鐘。
? 判定標準:設備內部無進水或進水不影響正常運行。
三、應用場景差異
? IP3X
? 適用于需要防止小工具、金屬線等異物侵入的設備,如:
? 工業控制箱(防止維修工具意外插入);
? 戶外燈具(防止昆蟲或小顆粒異物進入)。
? IPX3
? 適用于防噴灑水的場景,如:
? 汽車外部燈具(抵抗雨天斜向噴水);
? 戶外電子設備(如充電樁,抵抗灑水車噴水)。
四、組合防護等級(如IP33)
? 實際應用中,常將固體和防水等級組合,如IP33表示:
? 防2.5mm固體異物侵入(IP3X)+ 防斜向噴水(IPX3),適用于同時需要防塵和防水的設備(如戶外配電箱)。
五、關鍵差異總結
維度 IP3X IPX3
防護類型 固體(2.5mm異物) 水(斜向噴水)
測試介質 金屬線、工具尖端 水流(80L/h,60°斜噴)
應用場景 防異物侵入 防雨水、噴灑水
組合等級 需搭配IPXn測試防水 需搭配IPXm測試固體防護
兩者分屬固體和防水防護的不同維度,實際選型時需根據設備使用環境(如是否暴露于雨水、粉塵)組合選擇對應的IP代碼。